2010年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6日在广西南宁开幕,来自中国与东盟各国的600多名官员、企业家和专家学者参加活动。与会人士认为,中国-东盟在矿业合作方面互补性强、合作前景广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启动则为双方深化矿业合作带来新的契机。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世界矿业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矿产资源作为主要的生产要素,也在客观上要求进行全球配置,以此来满足各个国家不同的生产发展需要。
中国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表示,中国和东盟国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在矿业领域互补性强,矿业合作具有良好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近年来,双方矿业主管部门互访频繁,开展了多项合作研究、培训等项目,中国矿业企业对东盟国家也开展了矿业领域的投资合作,成功实施了一批矿业勘查开发项目,促进了所在国的经济发展。
中铝矿产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东生说,矿业开发对于东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中国具有较为稳定的市场,“中国企业在勘探、冶炼及工程建设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和投资发展能力,这些优势为中国和东盟在矿业资源领域的广泛合作提供了可能。”
与会东盟国家人士表示,东盟国家资源丰富,但总体开发利用程度和技术水平不高,希望与中国加强合作以实现共赢。“菲律宾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目前仅有1.4%被勘探和开采”,菲律宾环境与自然资源部副部长杰米尔斯多利诺说,菲律宾具有战略性的位置、具备经验和技术的人力资源、有效的法律体系和清晰的矿业环境政策,欢迎中国企业到菲律宾投资。
与会人士认为,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将极大地促进区域内的投资和贸易,为深化矿业合作带来新的契机。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陈武表示,自贸区所带来的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不仅能大大地降低双方矿产、能源、贸易的成本,而且也减少了相互间矿产、能源资源勘探开发的壁垒,必将促进东盟各国经济的更快、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