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国启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后,东盟就成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重点区域,今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之后,自贸区更成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新战场。6月22日,作为中国-东盟合作前沿的广西也正式成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自贸区的建成加速了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进程,与此同时,人民币结算促进广西与东盟深化合作。
广西成试点各方积极响应
近日,自治区商务厅与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联合举办了全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业务培训会,吸引了全区各市金融机构及相关企业的700多位代表积极参会。自从6月22日广西成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之后,广西的相关外贸企业和金融机构对此消息积极响应,反应迅速。截至7月13日,我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量已突破10亿元人民币。
记者发现,民营外贸企业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尤其支持。长期从事日用品边境贸易的彭女士告诉记者,自贸区建成后,由于关税的大幅减免,与东盟国家的贸易量增大,而交易时用人民币结算,对他们来说最好不过了。她说:“越南、缅甸等国家对人民币相当认可。用人民币结算好处很多,因为人民币比较稳定,汇率风险少,而东盟国家的货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动比较大,另外还节省了换汇的费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给企业带来了三大实惠:一是有利于企业优化汇率风险管理,企业针对当地的进出口业务采用当地货币结算,可有效减少货币错配,实现当地货币收入和支出项目的自然对冲;二是通过人民币结算,节省了汇兑成本。采用外币结算时,企业进口付汇和出口收汇均需承担汇兑成本;三是节省了企业外币衍生品交易费用。在采用外币结算时,为锁定汇率风险,企业须进行套期保值;采用人民币结算后,企业将节约原来套期保值的费用。
东盟国家的有关人士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也表现出积极态度。柬埔寨联合商业银行总裁任瑞生表示,非常希望人民币能成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内区域结算的货币。世界金融危机把美元的弊端已经暴露出来,他希望在东南亚乃至亚洲其他国家都能把人民币作为一个主流的结算货币。
越南驻南宁总领事阮英勇也表示,在全球经济有待复苏以及国际金融体系有待完善和改进的情况下,我们希望人民币结算能为东盟-中国贸易往来提供又一个有效的结算方式,给双方企业带来实际的便利和好处。
广西与东盟人民币结算优势明显
从去年4月公布首批试点城市后,中国就稳步推进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到目前,人民币结算试点的贸易区域扩大到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而东盟始终是重点试点区域。
有关专家称,广西具有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明显优势。广西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密切,东盟已连续11年成为广西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将使广西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广西作为联结多区域的国际通道、交流平台和合作平台,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不但有利于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交流和合作,而且使广西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桥梁、平台作用更为凸显。
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逐步推广,广西在中国与东盟金融合作中的地位将得到提升,也为广西打造区域人民币结算中心创造了有利条件。据了解,截至目前,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一些企业已与广西的企业签订了以人民币为结算货币的购销合同。有关部门分析预测,目前,广西全区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年业务量可达到130亿元至150亿元人民币,而且不含边贸人民币结算量。
专家认为,东盟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首站。中国政法大学经济学家杨帆教授说,预计5年内,人民币将在东南亚范围内畅通无阻。杨帆认为,哪个经济体与中国的经济紧密度越高,其接受人民币的步伐将越快。目前,人民币在中国香港地区的结算已经成为现实,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东南亚国家接受人民币的程度将越来越高,将有利于人民币的区域化进程。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生产力的持续提高,人民币仍然有20%的预期升值空间。只要升值空间存在,周边经济体就会乐意持有人民币。
金融合作将向纵深发展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随着广西与东盟双方贸易、投资活动的增加,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期货等在内的更多的东南亚金融机构将会到广西设立机构,并依托广西的区位、政策优势拓展其在华业务。同时,也利于国内那些欲借助广西区位、政策优势开辟东盟市场的金融机构加快其进驻广西的步伐。
自贸区建成使东盟金融市场更加开放,广西也抓住机遇不断加快与东盟金融合作的步伐,以促进双方经贸合作走向深入。广西社科院副院长古小松认为,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金融合作已经取得了政府间投资合作基金以及信贷、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金融领域人才培养交流等多项可持续性成果,人民币区域化趋势愈发明显。
广西还积极打造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据悉,南宁市正积极实施“引金入邕”战略,争取建成中国-东盟区域性货币结算中心,建设成为依托广西、立足西南、服务泛北经济区和中国-东盟自贸区、面向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