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下午,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之“数智赋能·链通东盟”RCEP贸易便利化产业合作交流会在广西南宁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东盟中心作为支持单位,中国报关协会、北京亦庄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主办,中国通关网、证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报关协会承办,依托东博会强大的平台效应与南宁独特的区位优势,聚焦数字技术与供应链深度融合,旨在推动中国与东盟在RCEP框架下构建更智能、更便捷、更安全的经贸往来新通道,获得了与会各方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反响。
会议在各方嘉宾的精彩致辞中开场。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首先致辞,他指出,2025年是RCEP正式实施的第四年。作为世界上参与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贸协定,RCEP自实施以来,有效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投资合作,深化了区域互联互通和产供链合作,成为引领区域经济增长和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引擎。在当前全球产供链加速重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国际经贸形势复杂严峻的背景下,共建高水平的RCEP是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挑战、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各成员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需要我们携手合作、协调行动、共同应对。 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扮演着不可或替代的角色。他呼吁各方充分利用东博会平台,深化在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领域的务实合作,共同将数字时代的机遇转化为区域繁荣发展的现实成果。
中国一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致辞
北京亦庄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光泽在致辞中表示,此次选择在南宁举办会议,正是看中了广西连接中国与东盟的国际大通道优势。亦庄控股愿将北京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先进经验与广西的区位政策优势相结合,共同为中外企业“链通东盟”提供坚实的数字基础设施和服务支撑。
北京亦庄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光泽致辞
中国报关协会会长白凤川从行业角度强调了通关便利化对于贸易畅通的基石作用。他指出,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全面完成,双方将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等新兴领域拓展互利合作,在标准和规则等领域加强互融互通,共同促进贸易便利化及包容发展。
国际报关协会同盟常务理事、中国报关协会会长白凤川致辞
会议现场举行了两场意义重大的签约与启动仪式。 首先,由中国报关协会与北京亦庄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联合推动的“中国通关网海外服务中心服务站(东盟)”正式启动。该平台将依托中国通关网(ETCN)的数字化能力,为中国企业进入东盟市场提供一站式通关、物流、法律咨询等本土化服务,显著降低跨境贸易制度性成本。
中国通关网海外服务中心服务站(东盟)启动仪式
随后,广西广农供应链集团、证通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报关协会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水果交易中心线上交易平台共建智慧金融服务体系”项目合作协议。这一平台将创新性地结合“企业征信”与“跨境供应链服务”,利用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建立水果贸易全流程信用管理体系,保障农产品质量与交易安全,打造可追溯、可信赖的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新生态。
中国-东盟水果交易中心线上交易平台共建智慧金融服务体系签约仪式
在主题演讲环节,多位重磅专家分享了真知灼见。
最后的主题论坛聚焦广西这一面向东盟的桥头堡,以“区位赋能与共建经贸便利化生态:广西车企出海东盟新能源市场路径探索”为主题,由广西报关协会会长杨玉芳主持。 上汽通用五菱海外事业部总经理、广西汽车集团五菱新能源海外事业部总经理等广西本土车企领袖,与来自证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及海程邦达的供应链、数据、检测认证及关务专家共聚一堂,展开脑力激荡。 对话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如何利用广西“家门口”的东盟市场优势成功出海。嘉宾们认为,广西车企在开拓东盟市场时,具备地理位置毗邻、产品适应性高、产业链协同紧密等独特优势。但要实现规模化、高质量发展,必须构建一个由车企、零部件供应商、通关物流服务商、金融机构、认证机构共同参与的“产业出海生态联盟”,通过数智化手段整合全链条资源,共同应对市场准入、标准差异、售后服务等挑战,成功出海需产业链协同:既需车企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也需报关、物流、认证、数据、金融等服务机构共同构建一个“抱团出海”的便利化生态圈,通过数字化手段有效应对各国标准、政策与文化差异。
本次交流会不仅是一场思想盛宴,更是一次务实的行动集结。它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在数智赋能贸易便利化方面的合作从“共识”走向“共建”,进入了项目化、平台化的新阶段。随着一系列合作平台的落地和行业生态的完善,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必将迎来更加数字化、智能化、便利化的崭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