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阳 转载:国际商报
海关给人的印象一直是守护国门的卫士,而事实上,海关更是通过提升科技手段的应用和电子化水平的覆盖,不断提高在审单、查验、监管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服务广大外贸企业。今年以来,海关开展的“双随机”、单一窗口、“单兵”等集约化制度和科技创新,就着实为外贸企业带来了福音。
“双随机”带来“阳光执法”
“建立随机抽取被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抽查机制,意味着每个市场主体的头上都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企业必须增强守法自觉性;同时也意味着执法人员只能阳光行政,不能再‘看谁不顺眼’就去检查,即用制度限制监管部门的自由裁量权。”7月22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阐释了建立“双随机”抽查机制的意义。
事实上,这个由海关首创的监管制度(随机选择布控、随机派员查验)今年已在全国海关推广实施。据统计,2015年上半年,随机选择布控报关单占布控查验总量的55%。这种制度创新完全压缩了寻租交易空间,不仅增强了监管科学性和执法公正性,也为政府转变职能提供了重要启示。作为“双随机”监管理念诞生地的天津新港海关,将“双随机”不断深化拓展,已升级“双随机+”版本,覆盖了企业通关的全过程,既实现了海关通关全程的“阳光”、“透明”,又大幅降低了企业的通关时间和成本,实现了公平与效率双提升。
在“双随机”的推广阶段,一些走在制度创新前沿的海关已将“双随机”推向了“智能随机”。比如宁波海关,目前“智能随机”的工作理念在监管中不断得到深化,其布控查验已基本实现100%全随机覆盖。“目前,宁波海关在机检查验环节也实行了随机派图派单模式,计算机系统可以自动获取图像并随机进行图像分配。”宁波海关隶属北仑海关机检查验科关员王子琰表示。
“单一窗口”提高通关效率
今年以来,海关总署按照国务院落实“信息共享、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推进大通关建设改革的要求,加强与口岸相关管理部门的协作配合,加快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大大简化了申报人往来奔波、重复填报等程序,提高了申报效率和透明度。“我们测算过,之前企业每次进出口货物申请至少要找六个窗口来应对查验等各个程序,现在通过单一窗口,最大限度地简化了企业的多头申报。”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张广志坦言。据广州试点企业测算,通过“单一窗口”企业申报效率提高50%以上,录入人工成本减少约1/3。目前,上海、天津、福建、山东、辽宁“单一窗口”均已上线运行,广东、浙江、江苏等其他沿海地区口岸也已启动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试点。据悉,在部分开展“单一窗口”较早的口岸海关,诸如宁波,近日也实现了加工贸易“单一窗口”。
下一步国家口岸办将加大推广力度,扩大企业参与面,推动单一窗口申报数据标准化及简化和口岸执法部门在单一窗口环境下加快业务流程改造,进一步提高口岸通关效率。
创新监管模式服务企业
作为口岸监管部门,海关也本着服务进出口企业的心态,倾听企业呼声,及时创新制度,利用高科技手段为企业业务开拓“快速道”。天津海关就有一个鲜活的案例。位于天津新港航天产业集群内的世界知名航空维修企业天津古德里奇航空结构服务(中国)有限公司,在落户天津自贸区不久便发现了一个问题。由于主要维修飞机发动机的短舱部件,根据维修飞机型号不同,常常需要提供不同备用的中转件,以维持飞机的正常飞行,待维修完毕后再将中转件取回。由于中转件资源稀缺,多数需要进口,入保税区后又需要租赁出去,海关手续极其复杂,企业也因为不能及时提供中转件,丢失了不少客户。为帮助企业顺利完成租赁业务,空港海关创新发明了RFID管理系统,利用红外扫描技术,把中转件信息录入在二维码上。在中转件出区和归还入区时分别扫描,类似超市的结账系统即可免去原本复杂的流程。
无独有偶,在杭州关区内的舟山是国内主要的大宗散货集散地之一。针对大宗散货的物理特性,杭州海关积极引入固体散货皮带秤、液体散货液位仪等系统,将铁矿砂、油品等大宗散货的卸货重量实时传输到海关联网监管系统,关员轻点鼠标就可掌握大宗散货的实际计量,准确又便捷。大宗散货通关告别了以往手续复杂、时间长的传统计量模式,货物通关在“管得住”的前提下实现“通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