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关协会工作简报2013年第5期

中国报关协会工作简报2013年第5期

发布日期:2013-08-16编辑:来源:

2013年第5期(总第8期)

 

中国报关协会                      2013年7月16日

 


 

推进行业标准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

 ——海关总署颁布《报关服务质量要求》——

 

2013年7月4日,海关总署发布2013年第35号公告,批准《报关服务质量要求》(标准编号HS/T 38-2013,以下简称《质量要求》),并自2013年9月1日起实施。

一、《质量要求》的主要内容

《质量要求》共8章、170条、62段、83列项。前两章是依据《海关行业标准编写规则》及其相关法规,对《质量要求》一般要素的描述。第3、4、5、6、7、8章是《质量要求》的主体。其中,第3章对《质量要求》涉及的术语进行了定义;第4章对报关服务质量体系进行了原则性描述;第5章对基本服务及主要作业环节提出了质量要求;第6章指出了报关服务质量评价;第7章提出了报关服务质量监督;第8章提出了报关服务质量改进。从服务质量保证体系、服务环节质量要求、质量评价、监督改进几个方面,以完整的体系构成了整个《质量要求》的框架与内容。本标准坚持注重可操作性,着力促进报关企业实际操作与外部要求和监督的对接,以及报关行业的自律发展,并力求各项要求具体化,以可度量和可检验。既体现了以往常规的纸质申报,也体现了现正改革试点的无纸通关。对提高报关服务整体水平及标准化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

二、《质量要求》的主要特点

《质量要求》的制定和颁布主要是从海关、行业协会、进出口经营单位等外部对报关企业的服务提出要求、监督管理,将为代理报关服务提供统一的服务标准,有利于提升报关质量、服务水平、通关效率,加强守法自律、规范经营的职业理念,营造健康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同时对降低海关的执法成本和廉政风险,有着积极意义。因此,制定和实施《质量要求》,既符合行业发展的趋势,又是适应政府、市场、企业自身要求的必然结果。

三、《质量要求》的报颁和实施

该标准的颁布融入了中国报关协会《质量要求》起草小组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和辛苦付出。为进一步加强报关行业科学管理和行业自律,推进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建设,从调研立项到最终颁布,中国报关协会积极组织、认真负责、全程参与,为标准的顺利颁布做出了重要贡献。2012年初,中国报关协会决定在《报关服务作业规范》的基础上组织制定《质量要求》,就报关服务应做到什么程度、结果怎么样,特别是外部对报关企业的要求等开展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向海关总署法制部门正式提出了制定《质量要求》的立项申请。2012年3月,《质量要求》被列入《2012年海关行业标准立项计划》。去年4月,中国报关协会组建了由海关总署有关部门、地方报关协会、报关企业、院校、律师事务所专家组成的起草小组,并于5月中旬召开制定《质量要求》专题部署会及起草小组第一次会议,就制定《质量要求》的意义、指导思想、工作方案、基本框架、组织保障、具体编写分工等做了重要表述和全面部署。

此次标准编写采取分头草拟,集中统稿、审稿的方式。去年6月,各起草单位陆续完成编写工作,由中国报关协会组织汇总后形成初稿,并将初稿征求了各起草单位的意见。去年7月底,中国报关协会组织召开为期一周的统稿会,对各起草单位的意见进行研究,完成了第二稿的统稿工作,形成征求意见稿。去年9月,中国报关协会将征求意见稿送至239家单位征求意见,包括41家直属海关、31家地方报关协会及167家报关单位及院校。去年11月,中国报关协会组织召开送审稿工作会议,对各单位提出的反馈意见进行研究审议,完成了送审稿的统稿工作,并于12月报送总署政法司。2013年5月28日,海关总署召开《质量要求》海关行业标准审查会。审查委员会听取了《质量要求》起草小组关于该标准的编制说明,对标准送审稿进行了认真审查和讨论,一致通过对该标准的审查。

《质量要求》的颁布是推进报关行业标准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是开展行业自律和诚信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下一步,中国报关协会将切实加强宣传力度,积极组织该标准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工作,第一时间让该标准在全行业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扎实推进报关行业整体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                      

                     

                     

 

 

 

 

 

 

 

 

 

 

 

 

 

署外报:国家民政部

署内报:总署领导(于、鲁);总署各部门;中国报关协会顾问、本会领导

抄 送:各地报关协会

上一篇 下一篇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000580号-1 Copyright © 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转载
【咨询电话】0771-3381152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