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大西南的广西近期正邀请一批国内顶级专家对沿海大乙烯项目进行深入咨询论证。这一项目计划未来5年内在北部湾沿岸布局建设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石化基地,使得未来广西石化产业年销售收入超过2000亿元。
广西最近已就沿海大乙烯项目积极与部分国内顶尖院士专家进行咨询探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汪燮卿,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保荣,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王缉慈教授,新奥科技发展公司首席科学家谷俊杰教授等专家应邀到广西提供咨询。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潘文峰介绍,未来五年间,广西将按照炼化一体化的要求重点推进钦州市石化园区和铁山港石化园区建设,大力发展乙烯、丙烯、芳烃等石化产品,建设全国重要的石化基地。到2015年,广西力争石化产业销售收入超过2000亿元。
此前一批大型石化项目已陆续落户北部湾沿岸地区。去年9月,中国石油广西石化1000万吨/年炼油工程在钦州正式竣工投产,项目总投资151亿元,工程投产后每年还可向西南地区供应830万吨汽油、柴油、航空煤油、液体石油气等燃料,以及90万吨聚丙烯、芳烃、苯、甲苯、混合二甲苯等石化产品。位于北海的中石化炼油异地改造石油化工项目也于2008年底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41.5亿元,年产20万吨聚丙烯。
院士专家们对广西石化产业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汪燮卿院士认为,石油化工发展领域宽广,延伸乙烯、丙烯产业链的工艺比较成熟,关键是市场需求问题。广西石油化工产业需要朝精细化工方向发展,要对未来市场供需环境做好细致分析和预测,通过采用更先进环保技术、提升技术和质量参与市场竞争。
谷俊杰教授认为,广西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保护生态环境。政府要从整体战略方面考虑产业的发展,做好产业规划,引导企业之间有效的物流和能量流,降低能源消耗。企业发展要有前瞻性,政府要引导企业引入更先进、更超前的技术,确保生产过程和产品的清洁、环保。
自治区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刘琳认为,西南地区广西、贵州、云南三省区每年成品油需求超过1500万吨,绝大部分依靠北油南运和东油西送,本地需求旺盛;反映石化工业发展水平的乙烯的产业拉动效果可达1∶25,能延伸到电子信息、精密机械、汽车及其零配件、船舶与机电等产业,因此国家在广西布局石化产业将彻底解决我国石化产业分布不均衡局面,也将广西打造成为国家石化产业战略布局的西南地区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