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发力西江黄金水道

广西:发力西江黄金水道

发布日期:2011-03-11编辑:来源:广西日报

    3月9日晚,中央电视台《小丫跑两会》栏目播出了对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广西代表团团长郭声琨专访的特别节目。郭声琨在接受采访时,畅谈西江黄金水道,纵论广西科学发展,描绘八桂未来蓝图,对我区“十二五”发展充满信心。本报特将节目主要内容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主持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打通交通瓶颈是一大关键。广西把目标锁定在西江航道上。西江黄金水道西起云贵,穿越广西,东经广东出海,主航道全长1480公里,流域面积30.49万平方公里,涵盖云贵两广和港澳,自古就有黄金水道的美誉。西江黄金水道地位极为特殊,是我国第二大内河水运通道,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水运主通道,是直达粤港澳、与国际海运对接、通江达海的水运大通道。那么,这条水道的含金量究竟体现在哪儿呢?接下来看看我的同事在广西的调查。

  蒙传潮家住广西藤县的汗池村,和过去不同,自从2010年春节开始,他就再也没有出去打工。但挣的钱却反而是过去的几倍乃至几十倍。

  蒙传潮(广西藤县塘步镇汗池村村民):在外面打工1000多块钱一个月,我现在说保留一点,一个月就有几千块了。

  蒙传潮的家在西江边上,2008年年底,伴随广西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战略的推出,西江特别是西江下游的通航能力得以迅速提升,于是,长期在外打工的蒙传潮发现,这几年到他们县投资建厂的企业也越来越多,精明的他便打起了回家种菜的主意。

  蒙传潮:在电视上看到我们藤县发展陶瓷园,这个肯定有很多人的,人多了菜肯定要吃。

  为了长远打算,蒙传潮还为菜地安装了自动喷灌设施。他说如果对将来没有信心,他的投入绝对不会这么大。

  蒙传潮:我打算今年要加到300亩。

  记 者:不害怕赔吗?

  蒙传潮:不怕,很多老板和我们下了订单了。

  而就在蒙传潮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时,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黄祥全副总裁却正在为本公司日益上涨的运输成本发愁。由于柳工产品体积大,重量重,加之地处内陆,过多倚重铁路和公路运输的柳工机械,运输成本一直偏高。

  黄祥全(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今年我们的进口物资达到20个亿,出口物资24个亿,这两个相加,大概我们一年的运输费在1.5亿左右。

  面对这一制约因素,黄祥全说他们期盼能利用柳江水运使产品顺江而下,遍布全国乃至全球市场。然而让人感到遗憾的是,由于柳江险滩多、水位浅,目前还无法加以利用。

  黄祥全:开通这个“黄金水道”,我们一年的运输费用,可以节约1个亿。

  郭声琨:听了农民兄弟诉说喜悦心情,也听到柳工机械这种忧愁的担心,我认为这给我们增加了责任,也提升了我们对加快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决心和信心。西江“黄金水道”的建设不但涉及灌溉、调水、发电、航运,还涉及整个西江上下游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民出去打工,存在一些空巢村、空巢户,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小,通过“黄金水道”的打造,通过拉动经济的发展,大量的企业进园区,自然也给当地的农民就业带来了很多岗位。至于说企业要有大宗的原材料进来,大量的产品要出去,不降低物流成本,要提高竞争力,要取得好的效益那是相当难的。我们也做了个比较,水运的油耗和成本都大大低于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

  主持人:2009年,国家出台了全面支持广西发展的首个战略决策性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广西划分为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和桂西资源富集区三大区域,西江黄金水道正是打造西江经济带的点金石。那么,这条投资数百亿的黄金水道能否给广西带来真金白银呢?

  记者来到桂平,刚好桂平市市长杨评防正在龙门陶瓷产业园现场办公,伴随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推进,杨评防说:桂平的沿江经济日益看涨,特别是陶瓷产业的发展更是日益迅猛。

  杨评防(广西桂平市市长):我们的西江“黄金水道”,对于企业的吸引力比较大,早一天投产,他们能够早一天投放市场。

  桂平位于西江支流黔江、郁江和浔江交汇处,水陆交通发达,原材料丰富。为增强企业竞争力,前不久,徐伟斯借西江“黄金水道”开发之机,毅然将企业从佛山搬到这里。

  徐伟斯(广西灵海陶瓷有限公司):我们做陶瓷的物流量比较大,有很多原材料从广西运过去,如果我们在这里做,肯定便宜很多。


  沿江优势和原材料优势使得陶瓷企业迅速向桂平集聚。在短短的时间里,桂平龙门陶瓷产业园就已吸引12家企业进入,其中,有14条生产线将于今年6月点火投产。面对这片规划总面积为两万亩、计划总投资为250亿元的产业园,杨市长说,届时这里将崛起世界上最长、产量最大的陶瓷生产线。

  杨评防:我们一条线投资要接近一个亿,我们规模目标是要打造全国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和物流基地。

  面对桂平陶瓷的崛起,临近的藤县也不示弱。在中和陶瓷产业区,记者看到,这里被一家家陶瓷企业占据着。

  刘敬堂(广西藤县副县长):整个(园区)规划面积是2.1万亩,建设的规模是200条生产线,产值200个亿,配套产业有100个亿,可以产生税收8亿以上,安排就业人员8万以上。

  采访中,记者发现,这里的老百姓十分高兴,这位名叫谢水生的桂平小伙子告诉记者,现在工厂开在了家门口,他再也不用跑到外面去打工了。

  谢水生(广西桂平市农民):我现在离家近,农忙可以帮家里干活,农闲可以赚点钱,多做一点工作。

  郭声琨:广西是一个资源大省区,石灰石的资源、铝土矿的资源,包括做陶瓷的高岭土资源都名列全国前几位,这种低成本的运输和物流,确实有着强大的竞争力,会支撑企业快速做大规模,快速提高效益。所以很多企业家看好西江经济带,我认为这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

  主持人:这次我的同事去那边,带了几样东西来,您看这是瓷砖,这是水泥,据说销路也不错。但是大家也有一份担忧,因为这些都属于污染比较大的企业。

  郭声琨:这个问题我们早在规划或在项目建设里就已经同步考虑,我们提出在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问题上,宁愿速度慢一点,也不能牺牲环境,破坏生态,浪费资源来追求一时的速度。我们宁愿穷一点,也不能破坏生态,牺牲环境,浪费资源,而求得一时的效益。我们宁愿企业少一点,也不能把这些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引进西江经济带,你看我们的制糖业现在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充分实现循环经济,利废代用零排放。再一个水泥,现在基本上全国的水泥大企业都进了广西,有华润、台泥、海螺等等。而且我们把过去的立窑全部淘汰,全部把它炸掉,全都改成高规模、高技术,没有污染的旋转窑,它全封闭,也没有粉尘,不像过去乌烟瘴气,烟囱林立,污染严重。我说如果是经济发展了,最后生态破坏了,图了一时的效益,最后我们还是功不抵过,还是受到老百姓的谴责,我们不能干这样的事。

  主持人:郭书记刚才的解答,我想消除了大家的担忧。广西是中国铝都、糖都、锰都、有色金属之乡,随着西江黄金水道开通,势必会迎来新一轮开放开发的高潮,迸发出巨大的经济活力。这条承载着广西百姓无数希望的“黄金水道”什么时候才能畅通无阻呢?

  尽管在地理位置上,广西毗邻珠三角经济圈,但过去由于交通不便,近水楼台并没有给广西带来更多机遇。西江黄金水道的运输量相当于5条通往粤港澳的铁路,尽早开辟出这样一条聚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大通道,能否为广西打开一条直通珠三角的经济走廊呢?

  记者在广西采访,恰逢西江大藤峡水利枢纽前期立项获得国家批复,当地百姓高兴异常。为此,76岁的莫德辉大爷告诉记者,他都盼了几十年了。

  莫德辉(广西桂平市南木镇村民):越快越好,搬迁我都不怕,要搬迁,今天晚上让我去搬迁,开(动员)会,我都去。

  该立项的获批不仅标志着大藤峡水利枢纽的建设指日可待,更重要的是它还在防洪、灌溉、发电等功能基础上兼顾了航运的功能,从而使得大藤峡的通航能力从目前的300吨一举提高到2000吨。

  杨评防:我们大坝建起来以后,每年的吞吐能力能够增加到3500万吨。

  记 者:那目前是多少呢?

  杨评防:目前500万吨左右。

  然而,就在人们为大藤峡立项获批感到高兴的同时,西江流域中那些碍航闸坝的问题正浮出水面。

  韦勇球(广西西江开发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要打造西江“黄金水道”,目前最基础的工作就是要把所有的碍航闸坝进行扩建、改造,使西江“黄金水道”畅通起来,然后才能达到促进沿江经济带的发展。

  大化水电站就是其中有名的一座碍航闸坝。1975年,由于该电站在建设时没有同步考虑通航功能,于是,整个电站便将红水河拦腰截断,红水河断航从此开始。为了生计,家住在这里的船民覃世杰,就只好来到远离家乡几百公里之外的下游从事水运经营。

  覃世杰(船民):我们一年四季都没能回到我们的家,我们船员想回家,要坐几百公里的路途(汽车)才能到家。

  大化水电站如此,长洲水利枢纽也不例外。由于当初对未来航运能力估计不足,长洲水利枢纽自2007年建成之日起,就年年出现大批船只滞航的问题。

  刘临雄(广西梧州航道管理局局长):最高峰时1600多艘,1600多艘是什么概念呢,从这个地方一直排到上面的藤县,底下一直到广东交界那地方,20来公里。

  像这样的碍航闸坝,采访中,记者获知,整个西江流域竟有近40座之多。

  主持人:在这里我的同事带回了几张照片,您看看,您一定特别熟悉。

  郭声琨:看到这个照片以后,我感到很内疚,这个“黄金水道”没有真正发挥它的优势和作用,特别是在旱季水量不足的时候,加上我们的船闸功能不配套,所以造成大量的船只被堵滞在西江上。

  主持人:这个问题让您很头疼吗?

  郭声琨:我们确实认为这是一个必须尽快解决的瓶颈项目,所以我们现在首先要打通的是各个水利枢纽的通航能力,现在我们正在建设三号、四号船闸,这两个船闸可以通航3000万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船闸。建设完了以后,亿吨“黄金水道”,在这里不是个瓶颈,把这些船闸全部解决好,才能形成一个畅通、安全、快速、便捷的西江“黄金水道”。

  主持人:我记得去年年底在考察大藤峡水利枢纽坝址的时候,您说大藤峡是整个西江最后一个梯级电站,如果在规划建设当中犯了错,广西就再没有机会来后悔了。您当时为什么这么说?

  郭声琨:这个也是汲取历史的教训,因为我们整个西江上游有很多水利枢纽、很多水电站,由于体制等种种原因,也出现过“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问题,对综合功能、综合效益,没有充分地同步考虑,所以我讲在大藤峡水利枢纽的设计过程当中,必须综合考虑功能配套,适度超前,不然今后后悔都来不及。

  采访即将结束时,记者在百色遇到了这位靠在江边摆渡为生的农民覃世和,当问及他未来的期望,他说,在不远的将来,他希望能驾驶一艘装满老乡货物的大货船,经百色、穿南宁,沿清澈而又繁忙的西江而下,直达珠江口。

  主持人:在您的眼中,“十二五”规划当中广西是怎么样的一个蓝图?

  郭声琨: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2月5日,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四新”的要求,这“四新”就是努力在继续解放思想上迈出新步伐,在坚持改革开放上实现新突破,在推动科学发展上取得新进展,在促进社会和谐上见到新成效。有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的关心关怀,我们对广西“十二五”的发展充满信心。

  主持人:广西地处我国东、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既是沿海省区,又是欠发达地区,是我国惟一与东盟国家既有陆路通道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结构,造成了广西经济潜力巨大但开发程度相对较低的状况。广西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跨越式发展的着力点?在综合分析了种种因素后,广西在打造北部湾经济区的同时创造性地将目标锁定在西江“黄金水道”上。打通一条航道,催生一条活跃的经济带,带动一方百姓致富,把西江变成一条希望之江,这正是黄金水道最具含金量的地方。

上一篇 下一篇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000580号-1 Copyright © 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转载
【咨询电话】0771-3381152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