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东兴市恢复兴建的杨屋互市贸易点,完成封关运作前期准备工作。春节期间,红木家具、复合橡胶、坚果等产品将进入互市贸易点交易,意味着东兴市推行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先行先试进入实施阶段。
东兴市委书记朱胜勇提出,国家确定东兴市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东兴就应该先行先试,创新沿边开放开发的体制机制,在中越跨境经贸合作、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等方面大胆实践。为此,该市出台《关于先行先试推进东兴市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在贸易、产业布局、旅游等方面大胆先行先试。
边民互市贸易更快更便利
整合边民互市贸易资源,在经营管理和运行上先行先试,是该市实施方案的首要内容。
在实施方案中,边民互市贸易除按目前规定开展越南商品交易外,对于原产地没有标注为第三国的或者是无明显标识包装为第三国的产品,试行允许进入互市贸易区交易。边贸互市产品通行凭东兴海关清单、检验检疫清单、国税地税单、市边贸放行单即可通行;并建立由市政府牵头的边境贸易长效协调机制,设立专门协调委员会及办事机构,对涉及边贸的有关政策、通行、经营、稽查等事项进行协调处理。方案的出台,既加大了边民互市贸易的自由度,又能让边民互市贸易有一个更好更便利的发展平台。
对于边民互市贸易点的建设,实施方案中首先对交易点进行扩建,新近恢复兴建的杨屋互市贸易点将在春节前实现封关运作,较之以前的边民互市点,最大区别在于允许红木家具及工艺品、复合橡胶及其成品、棕榈油、坚果等产品进入互市贸易区交易。另外,将在东兴市东盟大道与山冲路之间建一个面积1500亩的仓储物流基地,促进边境贸易发展。
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先行启动
早在3年前,东兴与越南芒街市签订跨境经济合作区框架协议,把东兴市的边贸由以前散兵游勇式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2010年6月,东兴市被国务院确定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后,经过半年的筹划,跨境经济合作区框架进入部分先行先试阶段。
目前初步确定了今年跨境经济合作将在五个方面先行启动。
一是加快跨境经济合作区内北仑河沿江大道的建设,使其直通二桥引道建设点上,形成一桥建设的主通道,并预留出口岸管理建设用地,使跨境经济合作在交通方面首先实现便利化。二是沿口岸管理区边界设置全封闭围网、配套数字式主动红外线无盲区测系统,同时在上半年启动境内关外的实施方案。三是建设行政联检大楼、海关监管隔离设施等,同步构筑电子信息平台与隔离围网等设施,满足与企业联网及外汇、税务等部门有关业务信息共享的管理需要。四是试行开放旅游签证政策,允许外国游客免签进入东兴市或到东兴落地签证,允许东盟各国公民持本国银行卡在东兴持卡按当日中国官方公布汇率消费。同时,东兴和越南芒街各自先试划定一定区域共同启动东兴-芒街跨国旅游区。东兴市首期划定的范围为北仑河口景区、京族三岛景区及周边相关区域。五是设立长山进出口资源加工区,突出发展以海产品、农副产品、橡胶、红木、小家电等面向东盟特别是越南市场的加工业,推动边境贸易向进出口加工贸易发展,打造好海产品产业园区。
东兴市市长刘全跃告诉记者,贸易、产业、跨境经济合作的先行先试仅是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建设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必须站在国家战略层面,在先行先试的基础上,坚持宽视野,采取多园多区、多功能叠加的全新体制模式,融跨境加工制造、商贸、物流、旅游、金融服务等多重合作平台功能,逐步把东兴建设成为面向东盟的国际区域进出口加工基地、商贸物流基地、金融基地和旅游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