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与东盟进出口产品价格未发生明显下降

广西与东盟进出口产品价格未发生明显下降

发布日期:2010-12-28编辑:来源:人民网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今年1月1日如期建成,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随之降至0.1%。统计数据显示,在自贸区建成1年以来,双方贸易规模在不断扩大,中国对东盟进出口商品结构出现持续优化特点,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广西与东盟进出口产品价格并未随降税而发生明显下降。

    据由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发布的2010年自治区党委重大决策调研课题《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大幅度降低关税的机遇加快广西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自贸区建成后,在双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广西与东盟贸易结构的优化。

    今年1至10月,中国对东盟出口1111.4亿美元,进口1243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4.9%和49%,高于同期中国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增速2.2和8.5个百分点。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11月中国对东盟贸易逆差141.1亿美元,同比增加17倍。

    同期,中国船舶、钢铁、针织服装、陶瓷制品等产品对东盟出口快速增长,并从东盟大量进口铜制品、橡胶制品、可可制品等资源型产品。机电产品等占中国对东盟总出口的比例由2003年的39.5%提高到目前的50%左右。总体而言,进出口商品结构出现持续优化特点。

    《报告》中说,在今年广西对东盟的主要出口产品中,绝大多数产品价格不降反升。《报告》分析到,金融危机后,东盟各国需求逐步恢复,加上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逐渐降低,环境保护压力加大,资源短缺状况突出,以及劳动力成本明显增加等因素影响,共同促成了出口产品价格维持在上扬态势。

    此外,在进口方面,《报告》认为,受国际初级产品市场价格上扬的影响,国内经济快速增长,市场对原材料和能源的需求剧增,初级产品进口价格大幅上涨,从而带动进口产品总计价格上扬。从总体上来看,自贸区建成后,广西与东盟进出口产品价格并未发生明显的下降。

    为此,《报告》建议,双方应通过贸易发展吸引各种生产要素在区域内加速流动,带动产业在区域内合理布局,优化区域供应链、价值链系统,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与此同时,进一步发挥商会的促进合作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双方商会在经济、贸易、金融、投资、技术、市场等信息方面的交流,实施信息互通,为企业合作服务。企业在开发东盟市场时,要根据市场的需要、自身条件和特点找准切入口,销售当地难以生产的特色产品,切不可盲目跟风。

上一篇 下一篇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000580号-1 Copyright © 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转载
【咨询电话】0771-3381152 【技术支持】